一、 个人概况
胡菊华,女,1968年10月生,山东省滕州市人,汉族,中共党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校聘三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委,中国伦理学会会员。
二、学科领域及研究方向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2.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三、教育背景
1.1988-1992年,在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系学习,获教育学学士学位。
2.1999-2002年,在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学习,获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学位。
3.2007-2015年,在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学习,获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学位。
四、工作经历
1. 1992.07-2008.01,哈尔滨师范大学学工部(处)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教师,干事。
2. 2008.01-2009.12,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教研室,教师,教研室主任。
3.2009.12-至今,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五、主持科研\教学项目
(一)科研项目:主持共9项
1.主持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的治理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项目经费:20万元;在研。
2.主持2017年度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重点选题),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研究,项目批准号:17JDSZK016;项目经费:40万元;在研。
3.主持2013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社会转型期道德文化培育研究,项目编号:13D038,项目经费:1.5万元,已结项。
4.主持2010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协同理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0D076,项目经费:1.5万元,已结项。
5.主持2006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进程中的价值整合研究,项目经费:4万元,已结项。
6.主持2008年度黑龙江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个体认同心理机制研究,项目经费:0.4万元,已结项。
7.主持2005年度黑龙江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现代德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进程中的整合功能研究,黑龙江省教育厅,项目经费:0.2万元,已结项。
8.主持2014年度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协同创新与十八大精神“三进”研究,黑龙江省教育厅,项目经费:0.6万元,在研。
9.主持2017年度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课题(基地专项)项目,基于网络空间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研究,黑龙江省社科联,项目经费:1.0万元,在研。
(二)教改项目:主持共5项:
1.主持2014年度黑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中青年择优资助计划项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研究的协同创新,黑龙江省教育厅,经费3万元,在研。
2.主持2011年度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共同体建构的理论与实践,黑龙江省教育厅,项目经费:0.2万元,已结项。
3.主持2009年度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策略研究,黑龙江省教育厅,项目经费:0.2万元,已结项。
4.主持2007年度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方法创新的实践性研究,黑龙江省教育厅,项目经费:0.2万元,已结项。
5.主持2005年度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坚持以人为本 推进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实效性问题的整体研究,黑龙江省教育厅,项目经费:0.2万元,已结项。
六、教学成果奖:
1.获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2项,其中主持(第一名)1项,参加(第二名)1项;
2.获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3项,其中主持(第一名)2项。
七、科研获奖:主持3项
1.2010年黑龙江省第十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优秀论文三等奖,成果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实现策略探析,2010.12,独撰。
2.2010年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成果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实现策略探析,2010.03.25,独撰。
3.2010年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成果名称:高校德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进程中的整合功能研究,2010.03.25,主持人
八、主要论文(总计34篇)
1.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文化生态优化论析,《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年第4期,独撰。(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思想政治教育》2017年第9期全文转载)
2.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的多维观察,《继续教育研究》,2017年第1期,独撰。(《新华文摘》论点摘编2017年第11期)
3.育新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使命,《中国教育报》理论版,2018年10月18日,独撰。
4.用好主渠道 增强获得感, 《中国教育报》理论版,2018年11月29日,独撰。
5.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的当代契合,《思想理论教育》,2018年第4期,独撰。
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实现策略探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第4期,独撰。
7.“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案例教学环节设计的思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年第6期,第二作者。
8.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三题,《思想理论教育》,2012年第9期,第一作者。
9.最美人物与青少年个人品德培育,《思想理论教育》,2012年第24期,独撰。
10.个性化德育与大学生道德成长,《教育评论》,2012年第6期,独撰。
11.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视野中的研究方法创新,《思想教育研究》,2010年第9期,第一作者。
1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体系构造初探,《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年第5期,第一作者。
13.和谐视域中高校德育发展的现实选择—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之间寻求整合,《思想教育研究》,2007年第4期,第一作者。
1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方法的综合施用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年第3期,第一作者。
15.借鉴与探索:香港德育教育内容与策略创新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年第6期,第二作者。
16.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困境成因及突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年第4期,独撰。
17.整体推进教师道德理论研究的现实性思考,《成人教育》,2007年第8期,第一作者。
18.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整合性建设,《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第8期,独撰。
19.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理念解读,《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年第2期,第一作者。
20.意识形态领域党风廉政建设研究,《知与行》,2016年第11期,独撰。
21.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三个维度,《边疆经济与文化》,2017年第1期,第二作者。
22.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特性分析,《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年第10期,第二作者
九、主要编著
1.主编《教师道德概论》,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主编《案例选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3.副主编《教师道德教程》,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4.参编《法律基础知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
5.参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课例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6.参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案例教学参考》,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十、主要荣誉
1. 2002年黑龙江省高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
2. 2008年获哈尔滨师范大学优秀教师奖;
3. 2011年获哈尔滨师范大学优秀中青年教师奖;
4. 2012年获哈尔滨师范大学第五届“教师名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