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强军思想铸魂育人,激发青年学子的家国情怀,引领他们将个人理想融入强国梦、强军梦的伟大实践中。马克思主义学院于5月27日在社科楼402教室召开了主题为“保家卫国终不悔,励志军营献青春”征兵宣讲会。本次宣讲会旨在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热情,鼓励他们投身军营,报效祖国,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级全体本科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四位身着笔挺军装的退役复学学生代表依次登台,他们以亲身经历为蓝本,为在场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生动而深刻的军旅故事分享。他们饱含深情地讲述了在部队的点点滴滴,从初入军营的忐忑不安,到逐渐适应后的成长蜕变;从高强度的体能训练,到实战化演练的惊心动魄;从与战友们结下的深厚情谊,到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军营生活的艰辛与挑战,更突出了军人的坚韧意志、钢铁纪律和无私奉献精神。
“青春热血献国防,时代召唤勇担当。”青年时期是追逐梦想、投身国防的黄金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深化国防教育、征兵宣传等工作,引领青年学子携笔从戎、建功军营,传承弘扬爱国奉献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个人风采:

张慧心,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级思政3班,曾服役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青海省总队
作为高原武警女兵,每天的训练执勤艰苦而充实:站岗、政教、内务、擒敌……每一项都挑战着我的极限。但当我实弹射击命中目标时,那种成就感油然而生,也让我觉得生活绚烂多彩。战友情谊是军旅生活中最温暖的篇章,我们并肩训练,共同作战,相互扶持,这些回忆无比珍贵。部队是国之利刃,入伍需明确初衷,舍弃安逸,丢掉骄傲,学会坚强。这段经历,不仅磨砺了我的意志,更塑造了我的品格,让我的人生更加坚韧、更加精彩。

李雪,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级思政3班,曾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32076部队
新兵营意义重大,是军人成长的起点,帮助新兵完成从社会青年到合格军人、从个人主义到集体主义、从松散习惯到过硬作风的三个重要转变,从而锻造军人底色。军营生活丰富多彩,不仅有严格的队列、体能和战术基础训练,还有充实的军队条令条例、国防知识等理论学习,以及温暖真挚的战友情谊。这段经历让我收获满满,拥有了强健的体魄、强大的内心和无悔的青春。

甘周明翔,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级思政4班,曾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69222部队
作为电子对抗兵,我苦练在战场上截获敌军信号,于电磁场域制敌无形的本领,成为现代化战争不可或缺的一环。在海拔四千三百米的中印边境执行任务时,面对严寒、缺氧、大风等极端环境,我坚守“生命禁区”阿里地区,多次参与战备拉动,绝不退缩。这段军营岁月,如基石筑牢我的成长之路,赋予我坚韧意志、精湛技能与真挚战友情,将永远熠熠生辉。

图尔贡江·图尔荪托合提,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思政2班,曾服役于武警辽宁省总队大连支队某执勤中队
军营的岁月,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我学会了团结,学会了服从,更学会了坚韧。训练的艰辛,如同烈火,锻造了我的意志,强健了我的体魄,让我脱胎换骨,变得更加坚强和勇敢。与战友们朝夕相处,同甘共苦,我们之间建立起了一种超越血缘的深厚情谊,让我真切地感受到团结就是力量。在一次次挑战面前,我学会了永不放弃,这成为了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这段经历,我将永远铭记于心。
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员,我们深刻认识到,个人的幸福生活离不开国家的安全稳定,个人的价值实现也离不开国家的繁荣富强。保家卫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此,我们向每一位有志青年发出诚挚的邀请:响应国家号召,投身国防事业,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