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习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学习雷锋、持续深化学雷锋活动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抚顺西露天矿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马克思主义学院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社会实践与调研”教学安排,2024年7月1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铭记历史 爱国力行”社会实践团、“工业强基 振兴有我”社会实践团在张荣老师和王铁石老师的带领下重走抚顺煤矿复兴之路,回顾雷锋短暂却壮美的一生,走访雷锋精神传承实践基地。同学们深刻领悟了艰苦奋斗、敢于创新的抚顺煤矿精神,体会了自强不息、服务人民的雷锋精神。


情泽煤矿之路,探寻绿色发展
伴随清晨的阳光,实践团来到了抚顺煤矿博物馆。抚顺谱写了华彩的历史篇章,在这里诞生了新中国第一吨煤、第一桶油母页岩炼的油、第一吨特殊钢、第一吨铝、第一台挖掘机……但百年过后,抚顺乌金枯竭,面临转型。面对新机遇、新挑战,抚矿集团深入开展西露天矿综合治理和整合利用工作,全力推近企业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全力推动改革转型、产业重构、绿色低碳、多元并进的新格局形成。退矿还林绝非一日之功,同学们通过一张张抚顺煤坑今夕照片的对比,见证了抚顺煤矿在时间积累下发生的巨大变化,理解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领悟了绿色发展理念在现实中的生动实践。作为社会一员,同学们有责任与义务保护环境,要有坚定的决心和持久的毅力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中贯彻绿色发展理念。






传承雷锋精神,不负时代重托
进入雷锋纪念馆,跟随讲解员的步伐,实践团成员参观了纪念馆的各个展厅,深入了解雷锋同志的生平和事迹。同学们看到了雷锋同志生前使用过的物品、读过的书籍,以及他帮助群众的照片和记录,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雷锋同志为人民服务、乐于助人、爱岗敬业的精神。宣讲团同学崔婧捷、赵梦馨、孙好开展了一系列生动有力的宣讲活动,同学们在铿锵有力的声音中感受雷锋同志短暂辉煌的一生,雷锋的生命结束在22岁,但同学们永远都不会忘记雷锋无私奉献、积极进取的精神。此次参观雷锋纪念馆,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加深了对雷锋精神的感悟。同学们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应该以雷锋精神为指导,即使知道苔花如米小,但也会努力用实际行动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解读平凡英雄,学习榜样模范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土地。”在雷锋精神传承馆辽宁省顺意清真有限责任公司,雷锋研究会会长张仲国老师以22张经典雷锋照片为线索,为实践团同学讲解了许多鲜为人知的雷锋故事,同学们深受感动,更体会到了雷锋同志立体的形象以及作为一名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的生机活力。在访谈中,研究会副会长马宗奇讲述了自己的艰苦创业历程,坚持“诚信利人,良善知举”的优良企业理念,助力38名贫困学子完成学业,对贫困社区的残障人士和留守老人送去爱心,用实际行动在日常生活中弘扬雷锋精神,同学们听后印象深刻,纷纷表示,要把马宗奇副会长作为精神榜样,坚持将雷锋精神融入日常,化为经常。既要传承雷锋故事,更要在实践中学习雷锋,雷锋精神传承馆作为雷锋精神培育的重要实践基地,给予了同学们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在老师的鼓励下同学们以实际行动支持良心企业,进行了一场直播代言活动,为推动社会的良性循环和企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本次实践活动教育同学们应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落到日常实践中。既要在生活中贯彻资源节约、环保优先、生态修复的绿色发展理念,从清理垃圾、减少浪费等点滴小事做起;也要在生活中不断发扬无私奉献、服务人民的雷锋精神,自觉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在实践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成为有担当、有作为的时代新青年。